新老之争的导火线:
长久以来,菜鸟与老将的称谓被简单粗暴地在时间轴上做了分割――谁来得晚谁就是菜鸟。 然而,出生日期显然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因此被套上“菜鸟”的帽子,新人不服。
有能力的新人更期待通过实战改变人们的成见,打上主力,为自己正身。他们会将自己与老将作比较,将老将视作学习与赶超的目标。但他们的初衷往往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不是潜心为团队作贡献,因此显得杀气腾腾,不讨人喜欢,也日后的恶意竞争埋下了火药味十足的种子。
老将对新人的防备之心是一种天性,当他们在这个环境混迹多年,获得了一些成就后,工作激情在慢慢消退,工作状态也随之变成一种稳定持续的按部就班,忽然管理者表示需要吸纳新鲜血液时。老将不自觉地就会扣紧神经。
如果新人缺少经验能力平庸,老将们自然高枕无忧,甚至有时还能反衬出他们的优秀,趁机虚荣一把。但如果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则排斥、打压那些他们认为“杀气”很重的新人,甚至对那些“拼命三郎”也很不待见,这样的心态促成了竞争的循环。
新入水池的鲶鱼打破了平衡,管理者如何控制?新人出成绩固然可喜,但新人还不够成熟,成绩也尚欠稳定。因此,管理者通常不会改变自己的用人体系,老将仍然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人。即使如神童汉密尔顿一开始便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车队老板也未能给予及时的重视。而正是这份漠视,愈发激起了新人的斗志。
不难看出,尽管老员工戒备心强,管理者的战术保守,促成了恶性竞争的局面,但如果没有锋芒新人的过于耀眼,这一场关于面子的竞争很难被挑起。要使自己不陷入僵局,新人该懂得一个道理:融入团队才能活下去,过强的胜负心只会阻碍这个进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么,新人只要做到低调、谦和、埋头做事、收敛锋芒、不耍心计、一忍再忍、极尽中庸就可以避免与老将间的竞争?事情似乎并没那么循规蹈矩。
职场案例:
小王毕业后来到了一家合资公司做市场策划助理。小王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下了决心要好好干上一番。但渐渐的,小王发现除了和自己一样新来的几名员工努力奋斗着,其他员工对待工作常常得过且过,策划的内容毫无创意。小王心里有些不舒服,却一直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他坚信做好本职工作总是正确的。
然而好景不长,小王一再发现自己的方案不是被无理由的否决,就是受同事的“剽窃”。他明显感到工作氛围变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少了,请教问题时也不像以前那样能得到真诚的帮助。小王觉得不知所措,迷惑不解。
显然,小王是名职商挺高的新人,懂得初来乍到以和为贵,更以大局为重,不轻易破坏团队气氛。但不料不想挑起竞争的他,仍然遭遇了老将们的恶意竞争。莫非新老竞争,逃不掉也躲不了?
落败原因:
老将的策划无创意,他们对待工作得过且过,而自己的方案被“无理”拒绝,受人“剽窃”,交流变“少”,提出问题得不到“真诚”的帮助……这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件与变化都来自小王个人的主观判断,他并没有寻求沟通来打破僵局,查找原因。
初入职场的新人对职场环境并不熟悉,往往凭借一己猜测来给自己的工作环境下定义,认为某些事应该这样,却忽略了可能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实情。比如,同事没有创意的策划是否可能是因为和客户的定位要求不匹配或者已有既定的框架而不能随意天马行空?自己的方案被迅速回绝是否因为不熟悉规范的流程和框架?受人剽窃会不会是一时凑巧?……
因此,在沮丧与迷惑之前,进行沟通能了解事情的真相,消除误以为的敌对。即便真的是自己所预料的那样,也不用怀恨在心或郁郁不得志,再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沟通,把自己为团队服务的本意说出,从而缓和团队里敌意的气氛。
倘若小王的一切“自认为”均是事实,换作是谁都不会高兴,更何况自己已低调为人,顾全大局。但俗话说:“一个碗碰不响”,如果不接对方的茬,也必能化解这场暗战。
这需要一种更低调的处事心境。 “空杯”与“历练”的心态将能使新人化解怨气。所谓空杯心态就是零的心态,把自己倒空成为一个零就不会出现自恃才高,半杯水晃荡的处事姿态了。新人在工作经验方面就是一个零,这样的心态决定了面对前辈时惟有学习的份。而“历练”心态的核心是感恩。把挫折与磨难当作一种恩赐,感谢正是发生了这些事,好让处在积累阶段的自己得以磨练,获得经验,为将来的应对自若打下基础。
竞技心得:勇于沟通扫除误解,空杯心态引导竞争变历练。
责权声明:本文所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51JOB.COM无关
未经 51JOB.COM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同时收藏到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