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岗位职能 > 是什么原因影响大学生就业

是什么原因影响大学生就业

时间:2023-05-18 23:00:13

一份针对2010年、2011年沈阳市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就业价值观念落后、就业能力不足、专业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差、就业期望值过高四大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

  多数毕业生希望体制内就业

  在参与调查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目前的状况是,有40%的毕业生准备升学、出国、考公务员或暂时不想找工作;对求职的难易程度,有68%的毕业生表示,如果不挑剔就能找到工作;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有23%的毕业生一定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调查显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生依然希望选择体制内就业,要求工作稳定,收入较高。有关人士认为,其实。对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来说,想找份工作并不是难事,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虽然高校和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了对毕业生择业观念的教育,社会舆论也大力引导,但不少毕业生还是未能从传统的就业价值观念中走出来。

  69%的未就业毕业生因能力问题而求职遇挫

  在调查对象中,有69%的毕业生认为,因自身能力问题(包括工作经验、面试能力、学历、获取信息等)而导致的碰壁现象时有发生。

  有关人士认为,在目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对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大,但是招聘时希望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受用人成本和经济利益驱动,不愿意自己培养,希望求职者来之能用、用则好用。这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的高校毕业生,无疑就成为求职的软肋。

  55%的毕业生希望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在调查对象中,有55%的毕业生表示,希望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不一定要求对口。

  有关人士分析,这部分毕业生未就业,一是由于在大学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大学生的“生产周期”一般为4年,而市场需求的周期要远远低于4年,造成了毕业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现象依然存在。文艺、体育、外语、管理及部分新设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普遍不高,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又较多,造成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另一方面,高校仍在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基本功虽然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快速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望值过高导致求职“高不成、低不就”

  在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在就业环境方面,有58%的毕业生表示不愿意到基层就业;找工作考虑的事项,有51%的毕业生首选为薪资待遇和单位性质;在薪资待遇方面,有85%的毕业生对初次就业的月薪要求在2000元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毕业生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觉得工作很简单,自己什么都能干。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导致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状况,于是一拖再拖,导致最后无法找到工作。

  让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参加招聘会

  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沈阳市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功能,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招聘信息和招聘会日程发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手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去参加招聘会,与感兴趣的企业进行洽谈,并跟踪了解就业情况,及时进行就业心理咨询。

  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技能的同时,沈阳市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