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高校招生也玩新媒体

高校招生也玩新媒体

时间:2023-05-18 23:00:13

“自我营销”能否去娱乐化,展示和推广学校文化积淀等内容

  四川日报网 董晓尚

  目前正值各高校招生录取阶段。为了争抢优秀生源,部分高校除传统方式招生外,还想出颇具娱乐化的方式吸引学子报考。这其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清华变白富美”“南航食堂大叔大妈上演美食诱惑”“中国传媒大学低调亮空调”……全国部分知名大学为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四川高校也打出“男神”“女神”招牌,“我在xx等你”通过微博微信在网络流传。

  与以往相比,如今高校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的亲民,校园生活、衣食住行、美女帅哥等成了招生“卖点”,形式更趋娱乐化轻松化。不少考生认同这种变化,认为很“平民”;也有网友“拍砖”,觉得高校本就是学府圣地,若过于娱乐化,有失本色。

  网友“刘丽”持批评态度:报考哪所高校,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学术水平、专业设置、就业前景这些内容,至于学校有没有美女帅哥、有没有wifi,不可能成报考依据。如果高校过于强调娱乐性的内容,反而让人觉得“不务正业”。

  不少网友则认为,有关学校的“严肃内容”自然可以通过学校官网等途径去了解,至于微博、微信上放个美女帅哥,本就是图个关注度,没必要较真。

  高校纷纷拥抱新媒体的姿势无疑值得肯定。社交化媒体迅速崛起,扁平化生活侵袭社会各个职能板块。相较于以前,90后大学生的生活更加虚拟和网络化,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所处大学本身的隔阂在加大,传统式说教不再深入人心,甚至遭到排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本身已经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年轻人之间的无形“代沟”。

  学校在新媒体运用上落后于学生,不能融入学生的话语模式,显然不利于教育发展。改变刻不容缓。今年4月,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政务(官方)微博、微信在扩大政务信息公开、创新教育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服务师生和社会大众、实现政民互动、了解师生和群众意愿的重要渠道。

,高校的形象传播,都需要借助新媒体吸引学子的眼球,入耳入脑地开展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人民网评论认为:招考季大学与考生的微博互动式营销,就是很好的练兵和展示。

  当然,我们要承认,诸多高校运营新媒体的自我营销确实还“层次较浅”,除了吃喝玩乐、帅哥美女,把学校的文化积淀、历史沿革、学术成就、名师名人等内容做一些互联网式的展示和推广,会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