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发展 >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战略选择应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战略选择应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时间:2023-05-18 23:00:13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黄志凌

  我国在过去30年里采取的各项战略举措与我国自身条件以及所处发展阶段是相称的,使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2013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6560美元,已经来到上中等收入阶段。按照国际经验,当一国经济发展至该阶段时,可能会面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世界银行曾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面对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一些国家始终挣扎在大规模和低成本的生产性竞争之中,不能提升价值链和开拓以知识创新产品与服务为主的高成长市场”。我国当前情况与世行报告中的描述有相似之处:一方面,“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提高弱化了我国在低端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在科教以及企业研发上的投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要想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获得全面的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还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经济系统中的各项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矛盾、经济增长与资源限制的矛盾等。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很多,“二战”后的案例主要有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东南亚各国以及南非、叙利亚等。这些国家很早就跨过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随后长期陷入其中,绝大多数至今还未能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而成功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则相对较少,国际上公认的也就是日本、韩国等国以及新加坡、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少数几个单一城市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保持了快速发展,并很快晋升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用时多在15-20年间)。

  当前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我国有能力、有条件成功跨越,但应着重避免两大误区。

  (一)应避免在经济增速方面陷入误区,经济增长不能过早失速,且须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GDP增速目标的盲目追求是导致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只要能保证一定的就业水平,经济增速即使下滑到5%甚至3%都是可以接受的。近几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的主动干预下,我国GDP年度增速已经由高峰时的14.2%(2007年)一路下滑至7.7%(2013年)。从国际上的经验教训看,这种趋势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利事,经济增长不能过早失速。

  日本大约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进入中等收入阶段,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940美元(按照相关测算[1],当年的1940美元大约相当于2010年的10760美元),基本上具备了高收入国家的条件,而正式晋升高收入国家则大约在1972、1973年前后。在这期间,GDP增速年均为9.7%,其中1955-1960年年均8.5%、1961-1965年年均9.8%、1966-1970年年均11.5%,1971、1972、1973年分别为4.7%、8.4%、8.0%。在整个跨越中等收入的过程中,GDP增速呈现两大特征:第一,速度很快,尤其相对于我国当前7-8%的速度,要高一些;第二,速度并未见大幅降低,直至1970年(此时已经非常接近跨入高收入阶段)都呈现出高增长态势,最后两三年虽有所降低,但1972、1973年依然高于8%(见图1)。真正意义上的GDP减速并没有发生在中等收入阶段,而是发生于成功晋升高收入国家后,1974-1980年日本GDP年均增速降至3.4%。

  图1:日本历年GDP同比增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