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发展 >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 说课稿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 说课稿

时间:2023-05-18 23:00:13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XXXX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XXXXX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努力为学生以后在信息化社会的学生、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本节课所学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是本教材的第一课,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以介绍的相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二、说学生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但学生对它充满了向往,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点从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排好队伍、穿好鞋套、等老师到来就可以看出。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鼠标、键盘都会欢欣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是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区别;

  (2)掌握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过程;

  (3)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分析、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教师引导、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听取他人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区别。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分析、使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法: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

  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2)讲解演示法: 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内容与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总结归纳协作提高互评互学。

  1、 情境导入:

  语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作文的要求是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内容,可以是一篇演讲稿或是讲解地震说明文,你将如何写这篇作文?你将怎样收集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材料?

  这样的导入设计意在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青海玉树地震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 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一:

  (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吗?(交通标志、电视、报纸、书籍等等)

  (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哪些信息;

  (3)投影一些图片:例如:青海玉树地震图片资料等,学生交流,反馈信息。

  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开始,我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认识到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了解信息的含义。本环节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任务二:

  给学生出示几种信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同时教师讲解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递方式(教材P4-5内容),使学生对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递方式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学生分小组完成课本第4页和第5页的探究问题。

  本任务是学生在听取了教师的讲解后完成任务,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进行讨论、探究活动之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盲目去讨论、探究,让学习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照顾

  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理解慢的学生在理解快的学生的指引下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内容。

  任务三: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活

  动都有哪几个环节?

  (2)如果你一个有价值的信息,你怎样实现信息的共享?

  (3)你认为信息和信息技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本任务是在学生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个任务,前面的两个任务,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小组的讨论探究,对信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和自己的思考可以完成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这正是体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向独立学习和主动学习方面发展。

  3、总结归纳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协作提高 本环节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是本节课最具闪光点的地方,在这里既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计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我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任务:如果你想制作一个介绍2010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这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学习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5、互评互学 学生小组完成协作提高部分内容的题目后,有急切知道自己完成情况的心理,所以这时要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我采用评价的方法是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点评。这样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结果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

  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

  6、作业布置:

  (1)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通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

  (2)通过观察、访问、记录、分析、归纳等方式,搜集整理有关“学校门口交通安全问题”的信息,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总结: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特点的是:1、导入部分我引用了语文作文和青海玉树地震两个主题,体现了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整合的教育理念,同时与时事密切相关。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特点。3、评价方式我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三评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侧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谢谢各位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