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我可爱的父亲经典散文

我可爱的父亲经典散文

时间:2023-05-10 14:56:27

  题记:我愿裁下一片时光,留下一段历史。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作为开发北大荒第一批建设者,由原籍辽宁省北镇县来到黑龙江省。从我记事,我们就生活在哈尔滨市太平区。,我们全家随父亲“下放”,一起来到牡丹江市宁安县,最后,于1972年末,举家回到原籍。

  父亲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中学毕业后,曾经去锦州铁路局大虎山机务段报考火车司机,并以优异成绩通过初试,遗憾的是,就在父亲的火车司机梦即将梦想成真时,却因为色盲与之失之交臂。后来,父亲听说,黑龙江省正在招考开发北大荒的拖拉机手,觉得当不上威风凛凛的火车司机,做一个驰骋在广袤原野中的拖拉机手也很神气。于是,便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北大荒。也许是命运使然,在一次垦荒作业中,父亲偶遇当时国家农垦部部长。在部长亲自关怀和过问下,初来北大荒不久的父亲,随即同十几个青年人一起走进沈阳农学院的大门,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学习生活。,讲述的就是当初父亲他们开发北大荒时的故事。据父亲讲,电影情节,大都是真实的。只是影片中的主人公,那位农场场长真实名字叫周光亚,他不但是一位老红军,而且还是一位级别很高的领导干部。他是北大荒垦区的第一批建设者,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国营农场-友谊农场的奠基人。遗憾的是,这位曾经为新中国农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在后来一次车祸中遇难了。影片中另一位性格倔强、枪法极准的狩猎队长原型,,。最初,在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时,素有东方小巴黎和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市内,有许多漂亮的私家花园,许多花园内都种有当时很少见的苹果树。,严令任何人不得私自闯入私人花园,否则严惩不贷。恰巧,有一天哨兵向团长报告,说有人不听劝阻擅自进入花园摘苹果。这位团长听后大怒,拎着手枪来到花园,不由分说便向正在摘苹果的战士连开数枪。当时,就有两个连长应声倒地。事后,,,便以开发北大荒正在用人之际,要那位团长去北大荒接受改造,戴罪立功为由,救下了这位团长。于是,这位团长便成了“狩猎队长”。

  父亲在北大荒最大一次历险,是在他担任中国测绘专家组组长与苏联专家一起勘测规划友谊农场时。那次他带领一行测绘人员背着测量器材和通信电台,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大荒草甸子里作业。随后,他们便在返回途中,不知不觉地迷路了。一晃几天过去了,电台失去了联系,干粮也吃完了,面对断粮和不时出没的狼群威胁,父亲他们最终还是无奈地选择了各自分头去寻找大本营。几天后,当人们寻找到父亲时,他已经饿昏在偌大一片沼泽中了。

  经过父亲和苏联专家共同勘测规划的友谊农场,后来成为黑龙江省垦区最大和最现代化国营农场。

  父亲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都很出类拔萃。在当时,父亲除了在黑龙江省勘测总队担任专业队队长外,还是总队中极少能够判读航空测绘照片的专家之一。

  在我记忆中,父亲个子不高,人很清瘦也很帅。他非常喜欢看篮球比赛,却经常打兵乓球。据他自己讲,这完全与他个子小,打篮球经常被人盖帽有关系。

  父亲数学非常好,这大概与他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经纬仪和水准仪有关系,在解析平面几何与三角函数方面,他的功力相当老到。所以,我在上中学时,凡是遇到几何或是函数方面的问题,常常要向他请教。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难解的几何题,只好去问父亲。谁知父亲在我画的几何图形上,只是随便用三角尺量了一下,便告诉我这道题错在哪里了。

  父亲是一个做事严谨细致的人。在哈市时,父亲工作大都与绘图、制图有关。绘图自然要使用到许多铅笔,父亲的铅笔都是自己削,而且每一枝都削得整齐漂亮。我上小学后,父亲教我削铅笔,回顾我一生,从事职业大都与文字有关系,论到书写工具,我还是最喜欢使用铅笔,我喜欢在使用铅笔时,那种自由自在、酣畅淋漓的感觉。另外,我受老父亲真传,削铅笔的功夫还很是不错呢。

  父亲对我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格。在我只有4、5岁时,父亲开始教我识字读书。记得最初是父亲从新华书店买来一幅很大的汉语拼音挂图,每天教我学习汉语拼音。由于启蒙比较早,我掌握汉语拼音还是很有功底。我是79级中文系大学生,在大学里像我这样经历过“十年浩劫”、下乡插过队、回城当过工人的大学生,说起汉语拼音,往往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一脸茫然。可是我在每次考试时,几乎都能很轻松地拿到满分。后来,父亲开始教我用铅笔写汉字,为了加深记忆,父亲每天在上班前,都要在一页300字稿纸顶格,写下一行前一天晚上教我的生字,然后让我学着样子将整页稿纸写满。当时我只有4、5岁,每天要用铅笔一笔一划地在稿纸上写好300个汉字,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件令人很轻松、很愉快的事情。终于有一天,当我拿着作业让父亲检查时,父亲生气了,而且非常生气。那是在我记忆中,父亲第一次向我发火。父亲对我的惩罚是,他带着几个妹妹去单位会议室看电视,我则留在家里把当天没完成的作业补上。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每次检查过我的作业,都要习惯地在稿纸右下角签上当天日期。没想到,我第一次自以为是地耍小聪明,就被父亲拆穿了。自此以后,在父亲影响下,我慢慢养成了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的习惯。

  父亲最大的兴趣爱好是读书看报,这个习惯几乎伴随了他一生。所以,在我小时候,总能在父亲的书箱里,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父亲藏书很丰富,除专业技术类图书,他还藏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许多苏联作家的作品,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以及一些反映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反特小说、普希金和雪莱的诗集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上小学之前,父亲一些藏书,我都已经读过了。只要有书读,可以不吃饭;只要有了钱,就去买藏书。我这个习惯,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

  父亲鼓励我读书,也是我认字、识字的一个重要途径。父亲常说,中国汉字多是“音不离母”,也就是说,读书识字也有规律可循。我就是循着这个规律,无师自

  通地认识了许多汉字。比如:朱-株-珠-诛;申-神-伸-审-婶等等。不过也出过许多笑话,比如,曾经将“邪”读作“牙”;将“”读作“支女”等等。

  父亲最喜欢看的报纸,是他自费订阅的参考消息,这份报纸伴随了他的一生。

  父亲是个游子,在他心灵深处,总有一股浓浓的、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都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无论在哈尔滨,还是在宁安,父亲每有闲暇,总会津津乐道地向我讲起我们的家乡,那座有着悠久历史传承和丰厚人文掌故积淀,素有“冀北严疆”、“幽州重镇”之称的家乡北镇。他讲明代的李成梁石坊和鼓楼,他讲辽代的双塔和热闹的老爷庙集市,他讲中国四大镇山之一的医巫闾,他讲大阁(读镐)上的观音阁、大石棚、辽代太子耶律倍读书堂望海寺上的“鹞子翻身”,还有玉泉寺、大朝阳以及当年他曾手脚并用攀上“十八蹬”进入的“吕祖洞”等等。

  父亲每每讲起家乡,总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孩童般的天真,以及犹如对母亲般浓浓的眷恋。看他每次讲述后深思不语的样子,我感觉得出来,他这是又开始思念家乡的爷爷和奶奶了。

  回到北镇之后,我曾经依照父亲讲述,一次次去探访我自儿时起,便与父亲相伴而生的乡恋。遗憾的是,直到父亲去世几年后,我才在一个偶然机会和一个偶然地方,见到了父亲向我描述过的“十八蹬”。我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后来,我写了一篇散文十八蹬的怀念,以此来缅怀故去的父亲。

  父亲是个孝子,但他从未提耳面命般地教导我,要我爱祖国、爱家乡、孝敬父母。父亲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离家外出谋生,直到1972年末重回故里,弹指间二十余年。在我记忆中,父亲几乎每个月都要为爷爷奶奶寄钱,并写信致以问候。我还记得,父亲写信开头的一句“父亲母亲大人在上,膝下儿XX如禀……”我会写字之后,父亲每次写信,都要我在信的末尾,写上几句对爷爷奶奶的问候。

  1976年,奶奶去世后,爷爷随二叔一起生活。即便这样,每逢过年过节,父亲总要打发我备些礼物去看望爷爷,平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或是略微改善一下生活,父亲也要将爷爷请到家里来。父亲不会喝酒,但家里常常要存放一些,除了用来招待客人,主要还是为喜欢喝酒的爷爷准备的。

  回到北镇后,父亲三兄弟很快分家了。分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记得是二叔让人来请父亲去他那儿吃晚饭。待父亲回来时,手里却多了一条棉褥子,母亲问他,父亲便如实以告:兄弟分家了,他分得一条棉褥子,说是为了“传辈”,他才拿回来。

  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现在想一想,父亲三兄弟做得也挺好,尽管当时不知是谁,又是出于何种动机,在父母健在时,处理好家产,尽管谁乐意,还是谁不高兴,大家毕竟还有兄弟可做,也免得日后再起事端。

  这件事情过后,父亲对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立志后成家,好儿不图家产。”他当初对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我只有十八岁,当我再次遇到如此情形的时候,我已几近花甲之年。

  父亲是一个好人,父亲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无论当领导、搞技术,还是烧锅炉、当工人,他总能保持一种非常平和与乐观的心态,风雨几十年,,却从没因为个人恩怨整治过别人,更没有因为利益之争,与任何人反目成仇。

[我可爱的父亲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父亲的爱的经典散文

2.我可爱的父亲

3.我亲爱的父亲经典散文

4.j经典散文:亲爱的父亲

5.我敬爱的父亲经典散文

6.我爱的父亲经典散文

7.散文亲爱的父亲

8.经典散文 父亲的眼泪

9.经典散文:忆父亲

10.经典散文:父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