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弱者的武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时

弱者的武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时

时间:2023-05-18 23:00:13

  不断遭受的“反倾销诉讼”暗示着中国企业摸索多年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与多年前高喊着“与狼共舞”的时代不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换一种心态和视角去理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出口几吨商品,不仅是收购几个国际企业,也不仅仅是有选择的进驻海外市场,国际化开始从口号、理想演化成战略,进而成为一些企业自身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未来中国的主流企业和经济支柱也将无一例外地与别国一样,由一批世界级的“国际型企业”组成。

  TCL的海外并购,华为、中兴在第三世界市场的开拓,用友、金蝶的国际化呐喊,联想最新的国际化目标,这已经不只是几个企业的冲动,而是代表了家电、通信、IT三大行业的一群中国企业的理想。

  与财富榜上的企业相比,他们还称不上是强者,在试图成长为强者的过程中又遭遇到了国际强敌的冲击和国际市场的强大压力,相形之下,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规模全部都处于劣势。在强敌面前,他们将选择怎样的武器和路径,是退缩、逃避,还是尝试、反击?

  “国际化”的意识与眼光

  2月18日,中国管理软件的老大用友公司放出豪言:力争在2006年成为亚洲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2010年,用友要进入全球管理软件厂商第一梯队,成为世界级软件企业。也是在同一天,中国的硬件老大联想公司在中国香港公布其2003财年第三财季不太如人意的业绩时再次重申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一时间,中国IT企业国际化的呼声高涨起来。与此同时,中兴通讯拿到了价值500万美元的伊拉克战后重建合约。而中国国际化的“老字辈”家电企业的胃口早就不满足于中国市场。

  但这种“纷纷国际化”的势头之下并非没有令人沮丧的反差:除了几个体制孕育的巨无霸凭规模入围全球500强,中国企业鲜有踪影;而在席卷全球的“中国热”中,中国企业更多地充当了合作伙伴之类的配角。

  这一局面正是眼下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加入WTO如预想中那样加速了中国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全球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在此集结准备开发这一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更近距离的感受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和强大,也更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相对弱小的位置。中国企业对国际性竞争冲击的感知,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晰和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