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第二篇申论,恳请指导:多管齐下,促进就业

第二篇申论,恳请指导:多管齐下,促进就业

时间:2023-05-18 23:00:13

  多管齐下,促进就业

  近年来,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上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更从理性的层面印证了 “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

  尽管如此,部分企业却为找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困扰,造成两难并存的尴尬局面的很大一部风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传统制造业和农业占了较大比重,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则发展相对滞后,对从事脑力劳动的大学生吸纳能力弱。其次,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造成的供需失衡、学校“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造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性失衡等原因进一步阻碍毕业生就业的顺利开展。

  如何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从一个政府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跃升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大幅提高经济体对脑力劳动的吸纳能力。

  实践证明,解决就业靠经济的自然拉动其效不彰,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可行而且是必须的。围绕就业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消除就业歧视现象,改革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关系,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杠杆”作用,使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蓄水池。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加强引导,采取多种切实、有力的政策帮助他们,优先从基层人员中提拔党政人员、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建立、健全“去得了”,“留得住”,“能流动”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实现西部建设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双赢。

  鼓励自主创业,实现主动就业。对有意愿、有条件、有能力的青年给予扶持政策,成立协助大学生创业失败风险的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大学生创业援助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援助活动,努力为大学生创业理想的实现保驾护航。

  高校要推进改革,实现人才培育模式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转变。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建立就业信息预警机制和就业指数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大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工作的主体,要正确定位自我,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打好基础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敢于竞争,诚实守信,树立先就业、在择业的职业流动观念,善于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党执政为民、解决民生的重大举措。只有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创新就业观念,抓住就业机遇,我们才能克服当前困难,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